谦卑为怀,厚德为基
——记全国优秀教师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匡列辉
学生记者 邵慧琳 甘晓宇 田枚玉
2019年9月10日,第三十四届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, 匡列辉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:“昨天接到要发言任务时,我心里更多的却是不安。不安的是,我能在这个会上讲什么,讲得好吗?”他坦率直言着自己的焦虑与不安,疑惑的语气却掩不住他眸底坚定的眼神。
头顶白炽灯的光洒下,铺在这个脊梁挺立的年轻教师身上,晕染着他眉宇间的谦逊与真诚。台下的观众被他的话语吸引,纷纷对这个“做事永远谦逊,待人一定真诚”的质朴青年投以鼓励、赞赏的眼神。
他握紧双手,给自己加油打气,开始了演讲。他没有空泛苍白的大道理,质朴的语言里流露出的蓬勃朝气彰显着他的独特魅力,赢得席下观众的阵阵喝彩。
突破教学旧套,创新课堂
“如何上好一堂吸引学生的课?”这是匡列辉经常思考的问题。他从自身出发,以学生的角度来思索“怎么使一堂课生动有趣”,并自我反问“怎么才算是一位好老师”。
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富有活力,匡列辉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,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。每次课前,他会充分搜集与授课主题相关的资料,上至经济政治层面,下至娱乐生活。在他的办公桌上,总是整齐地摆放着《光明日报》《人民日报》《人民社会科学报》等。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阅读纸媒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,让自己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,保证课堂内容与时俱进。
他常细心观察学生的兴趣点,会向身边经验更为丰富的思政课老师请教问题。课堂上,他不拘一格,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上课形式。讲到时事热点,他旁征博引,在叙述的过程中引入自己精辟的总结。遇到理论知识,他以己为例,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入浅出地阐明观点。
偌大的课堂,他站在三尺讲台前,演绎着自己的角色,时不时抛出一个耐人思索的问题,引发学生的好奇,再从容不迫的开始自己的讲解。教室里寂然无声,只听得扩音器里他慷慨激昂的声音传遍了每个角落。
匡列辉却并不满足于此。当学校推出“移动的马克思主义课堂”新型思政课改革措施时,他开始在课堂演绎形式上用心思。要怎样在使课堂生动的同时,实现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“师生双主体”呢?匡列辉开始了大胆的创新。
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,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“搬”到了校园内的同心园——这是思政课从“孤岛地”到“协同场”的一大转变。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坐在一起,前齐声诵读着红色经典,纪念这位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“千年第一思想家”。
远处是湛蓝的天,学生们团团围坐在同心园,伴着朗朗书声和桂花浓酽的甜香,沉浸在与大自然相伴学习的乐趣中,感受着思想与心灵洗涤的美妙。此番新颖别致且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学校的称赞和学生的认可。匡列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政课创新内容与方式的事迹甚至被《中国教育报》以标题为《移动的思政课堂》进行了图文形式的报道。
在一次次的创新与试验中,匡列辉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课堂,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。
再踏教学征程,园丁本色
在来到买球以前,匡列辉曾在农村的乡镇里任教,也曾担任过国家公务员。九年的时光一晃而逝,除去在他脸上催生的细纹,他开始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,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。于是,他想到了考研。
三年寒窗苦读,他拿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证。放弃了喝茶看报、领悟春夏秋冬的闲适生活,他选择来到买球任教。重返校园的他比常人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职业,从思想政治理论课、心理健康教育课、毕业生就业指导课,到班主任工作,匡列辉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。他深入学生生活,了解他们,做他们的贴心人。每当班上的学生遇到学业或是生活中的困惑,匡列辉都是他们答疑解惑的引路人。但是他却至始至终掌握与学生间的“度”,既不表现疏离,也不过分亲近。“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一个合适的度,即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让学生觉得有距离感,也不能完全和学生融为一体失去震慑力。”
因为自身经历,匡列辉一直将督促学生考研作为工作重点。“一昧的教化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,你得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他们的志向。”谈起自己的指导方法时,匡列辉变得能言善道。仅仅是语言上的引导不能真正感染到学生,匡列辉始终相信行胜于言,于是他将目光投放到湖师大的哲学博士学位,身体力行,在工作之余也拾起丢了多年的课本。
而在他担任班主任期间,他所带班级的学生考研率与就业率居同专业前茅。“当时我们院考上研究生的人数总共二十多个,单我们班就有五六个。”匡列辉的语气里难掩自豪。而当看到学生们成功考研,他的心里像卸下了枷锁一样轻松自如,“看着学生们成长成材,听到孩子们考研考博的捷报传来的时候,我心里比自己考上了还高兴。”
勇攀学术高峰,初心不忘
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,匡列辉一直信奉着“独立之精神、自由之思想”的原则,致力于对身边小事的观察与发现。因广场舞导致的种种矛盾引起了匡列辉的注意,这种群众性活动是否有进行的必要?它的弊端如何克服?诸如此类的问题充斥在匡列辉的脑海里。
“有疑问就一定要探索。”带着疑惑,匡列辉开始了他的调研。针对广场舞大妈的生活习性,匡列辉探询过后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。因为担心繁琐的问题遭到广场舞大妈们的拒绝,他细致地在每次发问卷时都备上了一份小礼物,换来大妈们热情的回复。
整理问卷却是一个极尽繁杂的过程,彼时还在忙于学业的匡列辉,面对收集上来的调研表,只能耐着性子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统计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归纳。静默的图书馆,桌上整齐的铺排着各式各样的文献,匡列辉不知疲倦的一本本翻阅,一遍遍核对,丝毫不知窗外早已被沉沉暮色笼罩。最后,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,这篇论文凭借新颖的论题角度及他专业写作分析被评为省内先进。
除去工作上所延展的能力,匡列辉也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绘制了一份宏伟的蓝图。在2015年取得湖南师大哲学伦理学博士学位后,匡列辉又在2016年抓住机会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,成为中宣部委托中国社科院培养的2019届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双博士。这些常人需要花费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达到的高度,他只用了两三年。
“做事之前我会先定一个计划,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,做到不拖延、不重复、不返工。”面对步履匆匆的时光老人,匡列辉从不随意放任它的流逝。他边学习边工作,任生活被文件和课件堆满。奔波于忙碌的生活之时,他也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,不忘对文学的热爱。
“文学是有温度的。”论及文学,匡列辉的眼里像是藏着星辰大海。如果说学习史学一部分是出于完善教学的原因,那么匡列辉对文学则是纯粹的热爱。唐诗、宋词、骈文、汉赋到当代文学,他都广泛阅读。书籍里的“黄金屋”是匡列辉在劳累疲倦之下的避风港,亦是他灵感迸发的源泉。
不仅喜欢读书,匡列辉也喜欢写文章。他的散文《栀子花开》曾入选中国散文精选《大地上的灯盏》一书。在他笔下的故事里,窗外怒放的栀子花、记忆里土砖砌成的教室、儿时女老师头顶带花的笑靥,都酿了生动婉转的言语。而他写下的文字却甚少有矫揉造作的辞藻,只有字里行间真情实感的流露,一如他的人,浅淡质朴,散着栀子花的馥郁芳香。